《台東行程建議》
前往台東→品嚐悟饕池上飯包饗宴→大坡池風景區→池上斷層→浮圳自行車道→夜宿玉蟾園
《台東行程特色》
台東池上鄉,好山好水無污染的環境,以及年平均溫略低生長期略長的特殊氣候,因而所孕育出優質的稻米,晶瑩剔透、粒粒飽滿,抵逹池上,首先當然要品嚐聞名全台的池上飯包,感受素有皇帝米之稱的台東池上米香Q滋味。
台東悟饕池上飯包位於台九線上,是台東縣池上鄉的特產,進到店內先點選要吃的口味,有排骨、雞排、魚排、鰻魚等多種口味任選,再找個位置坐下來好好品嚐一番。除了一樓寬敞舒適的用餐區,以及池上特產販賣區外,二樓更規劃為介紹池上飯包歷史沿革的飯包博物館,除了圖片文字介紹,還有早期農具與炊具的展示供民眾參觀。
接著來到台東池上大坡池。台東池上大坡池是鄰近著名的景點,是處由斷崖窪地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沼岩層的斷層線為這裡提供了豐富的魚蝦、及水鳥、侯鳥,據調查在此約可觀察到102種鳥類。大坡池畔有另一特色景觀-池上斷層,當地人稱之為走山的活動斷層,活動斷層在當地造成了不少地表及建物的破裂變形,較為明顯的地方有大坡國小的溜滑梯,錦園圳溝、邱宅斷層,是難得一見的地體結構活標本。
台東池上大坡池風景區除了欣賞鳥類生態、斷層景觀,還可騎乘自行車暢遊池上,大坡池出發的自行車步道名為浮圳自行車道,浮圳自行車道以自然景觀著稱,串連了池上鄉的特色,有水車、仿瑞士卡貝爾橋意象的休憩涼亭、八十年歷史的浮圳、六十年歷史的磚窯,還有台灣十大環保社區大埔社區的恬靜風光。
台東池上環圳自行車道共有主線道A1、A2及支線道兩條路線,由池上大坡池的豐澤橋為起點,途經綠色隧道連接池上水圳路線此段景點豐富有杜園、小水車、涂家桑園、汲水亭、大水車、浮圳、大觀樓、池上米主要產區、邱宅斷層、錦園橋、法林寺,轉進大坡池環池道路由右邊繞回入口處,此段路線為A1路線,A1或A2路線高低落差約五公尺路面平坦騎自行車輕鬆不費力。
支線道起點於浮圳的大觀樓、沿路標前進可經萬安社區公園,從萬安國小右側右轉往上就是著名的萬安磚窯,此處路段高低落差約30公尺,因此建議徒步行走,在往前不遠的地方左轉來到一大片的相思林,此後沿線前進即可銜接主線道回到終點,由於深入田野膫解池上鄉村文史所以走一趟環圳自行車道也等於完成一次池上部分的深度之旅。
玉蟾園整個園區佔地8公頃,包含住宿區、陶藝教室、蔬菜區,還有廣闊的休憩綠地。由於位在大坡池上方,可以登高到後山俯瞰大坡池,豐富的自然生態,野鳥及各種動植物物充滿整個莊園。晚上則夜宿玉蟾園住宿,民宿。
|